一、 离岸人民币的发展。
2003年1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 2004年,香港银行开始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包括存款、汇款、兑换及信用卡业务,这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开端。
2010年离岸人民币市场初步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的《清算协议》并发布联合公告,人民币自2010年7月19日起可在香港交割。至此,离岸人民币市场正式启动,香港自此踏出了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第一步,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后也已初具规模。
2012年4月18日伦敦金融城人民币业务中心启动,伦敦成为继香港之后全球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随着人民币被国际认知并接受的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继香港、伦敦后,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中心希望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2013年2月央行授权工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即可直接通过美元人民币市场得到人民币供给。
二、CNH(在岸)与CNY(离岸)
离岸货币 (Offshore Money)是指在发行国以外存放并进行交易,且不受货币发行国金融法令管制的货币。离岸市场所在国往往对别国货币的本土经营也不加约束, 被称为“自由货币”。值得一提的是,在境外流通的本国现金货币不是离岸货币。境外本币现金流通是货币替代现象,不是货币离岸现象。
与离岸人民币相对的是在岸人民币。“元”代表中国在岸(也就是大陆)的现货货币市场。 CNY为人民币的ISO4217代码(目前尚无正式的离岸人民币ISO代码,现称为 “离岸人民币”并使用同样的ISO代码,可能会导致结算和报告时在区别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方面出现混淆),被用来指称外汇交易中的在岸人民币。
三、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任何离岸企业实体或个人投资者均允许买入、持有或卖出离岸人民币。以香港为例,离岸人民币市场仅限注册地为香港的实体或在香港持有往来账户的实体参与,香港金管局得以有效监管该市场。但香港金管局并无干预该市场的授权,因此该市场是公开的,其运作类似于香港其它可交割货币的市场。非居住于香港的企业或个人投资者可通过在香港建立离岸人民币计价的往来账户(非居民账户)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一般由具备相应香港银行业务关系的当地银行来予以提供。除了某些例外,离岸外汇市场参与者被限制参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特别被授予配额来参与特定的在岸交易与投资活动。某些企业实体允许参与中国大陆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如果外汇交易所是跨境交易结算流程的一部分,则海外企业实体也 被允许进行人民币交易。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实体一般被限制参与离岸人民币市场。
而在岸人民币受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约束和影响较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有央行、国内银行、大型国企的财务公司、外国银行的国内分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时间长、规模大。在岸人民币汇率即指中国大陆地区的人民币即期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由于在岸市场实施的强制结汇制度,以及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扮演的特殊角色,在岸人民币汇率并不能反映市场供需,汇率管理浮动。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可对在岸人民币市场实施监管,但在香港并无直接监管权。尽管如此,这些机构可以监管在岸与离岸账户之间的人民币流动,因此依然能够影响离岸人民币的供给与流动性,以及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离岸人民币较在岸人民币发展时间更短、规模更小,所受的限制较少,主要的市场参与者有进出口企业、离岸金融机构、对冲基金等。通常离岸人民币受海外经济金融局势影响较多,也更充分的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的供给与需求,汇率自由浮动。离岸人民币所在的中国大陆之外的市场即离岸人民币市场,在该市场可经营人民币的存款、放款业务,目前离岸人民币的主要市场在香港,这个市场是两边长期贸易催生出来的自发的市场,该市场目前存在即期汇率、远期可交割合约(DF)与远期不可交割合约(NDF)三种汇率。
因离岸人民币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而在岸人民币受大陆市场的管制,外汇以及人民币还不能实现自由的进出,因此相比起来在岸人民币对国际因素的冲击并不是那么的敏感,但离岸人民币汇率会被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尤其是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所影响。这是两边会产生点差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国际金融市场比较动荡的时候,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通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差价。例如,如果人民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升值的,因此在这段时间离岸人民币就成了投资者关注的对象,因为能升值,所以大家都想要人民币,于是离岸人民币汇率会在这段升值期间显著高于在岸人民币。相反地,如果人民币预期贬值,那么离岸人民币的持有者就会想将其换成其他货币,离岸人民币的汇率也会受到影响而低于在岸人民币。
四、操作与结算问题
香港的人民币结算系统受香港金管局(HKMA)的监管。该服务使用“香港即时支付结算系统”(RTGS)的基础设施,该设施协同“集中清算与结算系统”(CCASS)还用于港元(HKD)、美元和欧元的结算。“即时支付结算系统”由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运营。
中国银行(BOC)香港分行是人民币结算系统的中央清算银行。希望使用该服务的香港银行需要在中国银行开立账户,并通过这些账户来结算各项支付。
该服务涵盖支票清算、汇付处理的自动系统、人民币银行卡付款及银行同业付款。银行可在外汇交易同步交收(PVP)基础上清算其人民币头寸。它还允许基于外汇交易同步交收进行美元/人民币、港元/人民币及欧元/人民币交易。
若人民币与贸易流量相关,参与银行被允许按照在岸汇率从中国银行买入或卖出外币,从而实现外币与人民币的双向兑换。然后,中国银行再通过从上海的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人民币买入或卖出货币,从而清算参与银行的头寸。因此,人民币得以在在岸与离岸来源之间移动。
五、普通投资者可以在离岸人民币与在岸人民币上进行套利吗?
我们可以把在岸人民币汇率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差价可以看做是一个套利空间。在当前的汇率差价下,当一个个人投资者在大陆的一家银行用67000人民币换到了1万美元,那么他在香港就可以将这1万美元换成67816人民币,而这中间的816元差价就是套利空间。单是这种空间一旦出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投资者出现来进行套利操作,但就像前面提到的,离岸人民币的汇率价格也会受此影响而升高,这中间的差价也会最终低于去银行进行汇兑的成本,因此这个空间对于个人来说,在大多数时候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基本没什么用,但一些跨境企业会采取跨骑套利的手段,这里暂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