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群小人物”的时候,《激荡三十年》一书写道:“也许没有别的称谓更适合这一群改造历史的人们。”
当我每天打工摸鱼的时候,想想他们的故事,瞬间觉得刷剧刷综艺都不香了。
没有人的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中国合伙人》
书里提到了许多企业家,他们白手起家,一步步成长起来:
内蒙古的青年牛根生,在一家奶品厂当了16年刷瓶工,后来创办了蒙牛集团;
在深圳,27岁的王石在建筑工地里,施工结束的晚上做读书笔记,节假日跑去学英语,后来他创建了万科;
大学里同班的黄宏生、陈伟荣和李东生,因为年纪相近而感情很好,学习也很用功。日后他们三人分别创办了康佳、创维和TCL,一度占下全国彩电产量的40%。
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中,他们是个体,也是企业家群体。比起武侠小说或玄幻传奇,他们的故事更真实,也同样有意思。
实打实地闯关克服困难,逆袭创业,才是他们的人生。
他们这些英雄汉
也会为资金犯难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千辛万苦中的第一道难关,就是缺钱。
近年来的疫情推动着“万物数字化”,禹凯觉得机会来了。
他的公司专攻物联网,是一门高科技的技术活。
10万只鸡挤在一个养鸡场里,其中一只得了瘟病,都可能招来灭顶之灾。怎么管得过来?传感器能够随时监控每只鸡的健康状况。
城市管道系统那么庞大,会不会有哪个点存在风险?家家户户的水表和电表,现在可以联网。
简单来说,禹凯的技术和产品,就是让“物”接入互联网。这在后疫情时代,可以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最快地传递信息。
大好的机遇,但是有个问题。
科创类企业,是非常烧钱的。需要聘请高水平的人才,而且开发和研究也要大量投入,那是不断地试错和消耗。
传统抵押方式贷款,对于他们这种新兴产业来说,不太适用——信用贷款,禹凯的公司才成立没几年,资历浅不够格;抵押贷款,要拿什么东西去抵押?够犯难的;业务能力评估,创业公司看的是前景,哪有现成的业绩去换资金额度?
禹凯说,早期的资金压力,确实是挺大的。
在创业早期屡次受挫而一蹶不起的大有人在,成功关键仍在于坚持。/《平凡的荣耀》
有人说过,“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全都不是问题”——别傻了,这怎么可能。
大到养家糊口,小到一杯奶茶,哪一样不需要钱?缺钱,有时候真的就是大问题,它让你举步维艰,做什么都难,让你陷入到匮乏带来的焦虑之中,无法向前一步。
对于搞事业的人们来说,缺钱是老大难问题。经营一个企业,资金太重要了,换了谁都无法轻易略过。所谓的艰苦,首先就是苦在这里。
他们解题通关
微光也有大能量
遇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一个人,那么小的企业,会有熬出头的一天吗?
骆鹏山刚来到新疆阿克苏的时候,谁都不认识,“在这边没有亲戚朋友,也没有熟人”。
但是他懂得将心比心。他说自己也是出身农村的,想要解决当地农民的种植问题。种地的人年纪越来越大,“未来谁去种地”?骆鹏山决定把科技带到农业领域中去。
农业无人机和其他智能设备,是骆鹏山的主攻方向。据介绍,新疆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棉花、小麦、玉米、油料和甜菜等,这些如果按照传统的耕作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
“我们的技术服务、推广的工具,帮助他们增产增收了。”骆鹏山说,这很有自豪感和获得感。
骆鹏山坦言,推广前期一度出现过融资难,压力非常大。后来通过合作和借款,“能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相关数据,近年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3月末,贷款余额16.81万亿元,同比增速33.87%。
在关键的时候,及时的资金支持,能够帮他们一把,助力企业成长。
熊浩在《奇葩说》里的一番话,感动了许多网友。
他说,“黑暗里的一点点光在远处会特别耀眼”,因为“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我们相互找到然后一起发光”。
前瞻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
“有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我们或许对它们不太熟悉,但是点滴之处,总有各行各业在默默支持。
央广网曾有评论指出:从总量来看,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最核心、最接地气的基本盘;从产业链角度看,小微企业形成了产业链的血肉,保障了产业链的联通;从行业布局看,小微企业围绕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最实在的“烟火气”。
小微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
他们这股子精神
一句“没问题”暗藏玄机
关关难过关关过,不同时代的企业家们,都做出了了不起的辉煌成绩。他们似乎总有那样的自信和气度,说出一句“没问题”。
80年代,改革开放的企业家们,面对固有模式和思维定势,敢于跳出体制说“没问题”;
90年代,下海经商的企业家们,在市场经济的波涛汹涌面前,敢于开拓事业说“没问题”;
新世纪以来,与时俱进的企业家们,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瞬息万变,他们依然说“没问题”。
“没问题”,有时候能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
新疆消费者可以尝到生长在南方3000公里外的新鲜荔枝,也是“没问题”!
果林种植让水往高处流,在广东旱季的山上建造了喷灌系统;物流公司缩短运输时长,保证荔枝可以尽快送到新疆去;科创公司甚至进行了技术升级,让溯源信息通过简单的一个二维码搞定;包装公司完成二维码的印刷,让荔枝的产地和品种一目了然。
无数的小微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努力,才让类似“在新疆吃到新鲜的广东荔枝”这样的事情成为日常。而支持他们说出“没问题”的,正是关键时刻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