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黄麓学校旧址是和平将军张治中创立的,可惜被当成了养鸡场和堆杂物的地方。”“洪家疃黄麓学校旧址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竟然沦落成这个样子。”近日,陆续有网友对黄麓学校旧址沦为养鸡场和杂物堆表示不满。3月22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古村落探访了解情况。
探访:学校旧址内圈地养鸡,堆着多个液化气罐
黄麓师范学校位于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学校附近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洪家疃。黄麓师范学校的前身,是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于1928年在家乡巢县洪家疃创办的黄麓学校。黄麓学校旧址就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治中故居北边二三十米处远。
3月22日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来到洪家疃古村,在当地居民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黄麓学校旧址,这是青砖黛瓦的旧式建筑,入口处被金属栏拦着,金属栏上挂着一个“出售土鸡、土鸡蛋”的纸牌子。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旧址后门,后门竖着“黄麓镇建麓乡贤文化展”的标识牌,记者从后门处进入旧址,一块布满灰尘的“黄麓学校”金属说明牌,被放置在黄麓学校旧居的后门,上面记载着1928年冬张治中创办黄麓学校经过等内容。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看到,旧址中间的堂屋上悬挂着一块写有“黄麓学校”、“民国十八年”字样的木匾,木匾下面堆放着纸盒、食物包装盒等,还有4个液化气罐。隔壁的一间房间内两位居民正在烧菜做饭,冒出阵阵呛人的油烟;另一侧的两间古代式样的房间内,废木头、旧椅子和纸箱杂乱地堆在一起,地上堆放着土豆、辣椒、大白菜等蔬菜;黄麓学校旧址前的院子内,一块几十平方米大的空地被铁丝网隔成了喂鸡场所,里面养了十几只鸡,空地上散落着谷物和鸡屎。
再往南走,则是由三面房屋围成的天井,屋檐下杂乱地堆放着成堆的旧纸盒塑料瓶等,一个写有“食堂”的金属标识牌,已经快要被旧纸盒“淹没”。“食堂”标识牌上显示,“此处两间房屋为原黄麓学校食堂,用于教职工及学生就餐场所,现已修复原貌。”
观点:有历史人文价值,希望整体保护
来此游玩的空间和景观设计师、艺术策展人谢泽先生觉得很惋惜。他表示,黄麓学校旧址是张治中将军在巢湖半岛打造的振兴乡村教育的重要典范,是被历史所明确记载下来的,也是巢湖半岛历史人文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泽认为,可以把黄麓学校旧址和附近的张治中故居整合保护起来,供游人参观,“黄麓学校原址是非常好的,把原址保护起来,做成一个博物馆,再将乡贤馆、群众议事厅和后面校园的老房子整个完整的保护下来。”谢泽还表示,张治中是江淮地区的历史名人,“故居旁边的黄麓学校就是他创立的,所以张治中故居应该是和学校的原址,包括校园里的那些有八九十年历史的大树,共同保护起来,做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历史景点。”
而黄麓学校旧址所在的洪家疃古村落,是巢湖乃至合肥地区布局典型、保存较好的少数古村落之一。2014年,洪家疃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5年,该村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示范单位。“黄麓学校旧址,是洪家疃古村落重要的人文遗址、教育文化遗产,村子的灵魂。”一位长期关注巢湖地区历史传统文化的人士说。
进展:已部署立即整改,尽快恢复原貌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在黄麓学校旧址探访时,住在旧址内的临时住户说:“我们临时来这里住几个月,很快就走了。”住户表示是因为拆迁,村里让来这里临时住的。而对于是否会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方面问题?一位在此临时居住的男子表示,“我不会把房子搞坏了。”并要求记者尽快离开。
3月22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了黄麓学校旧址所在黄麓镇建麓村委会,该村一位负责同志介绍,村里有将黄麓学校旧址进行保护的想法,但黄麓学校旧址不同于张治中故居,旧址上的黄麓师范附属小学在2020年才停止办学,政府刚刚接手,“去年还在办学,还有孩子在里面读书,在办学的场所没法申请设置为文物单位。”目前住在黄麓学校旧址的是洪家疃的一户拆迁户,因为附近的黄麓师范学校扩建,去年下半年搬入居住。
3月22日傍晚,记者了解到,接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反映的情况后,黄麓镇政府和建麓村委会负责人都很重视,3月22日下午,村委会工作人员已经前往黄麓学校旧址进行查看,“今天晚上进行工作部署,明天进行落实,立即整改,恢复到原貌。”下一步,建麓村委会把黄麓学校旧址的环境卫生整改好,确保整洁大方,消除安全和消防隐患。黄麓镇政府也在向上级单位申请文明创建资金,对黄麓学校旧址进行保护、修复。而对于住在黄麓学校旧址的一户拆迁群众,建麓村委会的负责同志也表示,会给这户群众重新安置好住处,保障好居民正常生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摄影报道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