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语随想——100万字的英语知识大全》2902——2950
2902我们中文说腋下就是简单的“腋下”这个词,但是英文的“腋下”,学术解剖学的说法(axilla)是没人说的,或只有专业人士说,百姓常见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就有armpit,pit代替,当然中国古代是有类似的说法的延传至今,比如一个女子的卧室不叫卧室,而是香闺,或闺房(中文词汇是生动形象,就像搭积木,以汉字为一个单位(有时候甚至需要细想到偏旁,比如提手旁,提土旁),一直组合成脑子里想到的词汇的合理解释,比如“软件”就是“软的部件”,如果是台湾的“软件”这个词,他们就叫“软体”(不是软体动物那个软体),就是“软的本体”,英文单词实际上是组合变化,像变形金刚,却严丝合缝,可以变换成汽车或手机,溯源解密)。
2903我们不敢开口说英语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英语不熟悉,对自己不自信,觉得应该再学得更熟悉的时候再开口,理论是没错,但是现实残酷得即使你学了十几年依然不敢开口,英语本身就是违反国人思维的语言,想大胆开口又没环境。
2904你记法语德语的大词典,久不用就全忘光光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不是为了科学,比如量子物理学,常见的2万单词就够你记的了,全部习得完全掌握很多种语言的人(我是指科学用词也懂),毕竟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
2905接 其实那种很拗口的科学词汇,英语母语者都很头痛,但是英语母语者对常见用词非常敏感,比如人名(常见用名,复杂的名字可以编一部字典了),比如数字,比如家里长短的单词,而这些词往往英语学习者不重视也不是非常熟悉。
2906大部分人的英语口语包括母语者在内都像是从书本的繁多文字洗礼下筛选下,剩下简单流畅日常重复过多的部分,因此英语口语又叫baby开口,不信你有没有本事不看提词器说一段很文学的演讲,大部分人都要看提词器或演讲稿。
2907英语单词虽然都是一些“哇吗卡破”的读音像念佛经,但是一个单词的发音的可能性就那一些,使得你可以总结出一套自然拼读法的系统(英语的词汇读音或拼写都像英国的建筑,对称复杂却合情合理的符合美学,你也许看到其它语言,比如法语,比如德语,甚至更不常见的拼音语言,他们的一些词汇都和像英语,一些意思的拼写都长得很像英语good(好;商品,货物)对应德语gut,英语people(人们,人民)对应法语peuple,但是有自己的独特的读音和拼写,和英语明显区别开来),当然如果你懒的话,就很难发现这一系统,比如依然记drop为“爪破”遇到了就傻瓜的死记,殊不知drink的dr也是dr。
2908我在电脑上编写一部包含大学1级到6级6000个常见英语单词的书居然要用1年,可见看似一个月可以读完的词汇书,想要吃透非得要一年不可,我是利用边工作边学习的思想在行动的,因此可以坚持一年每天2到4小时的编辑工作,当然大学生花这样的时间我觉得是值得的。
2909像do a favour和run at full speed之类的长句(像固定搭配),也许不会出现在字典中,但是没有长时间浸淫英语,谁会想到用do和at,这就像给句子设置密码一样,虽然解码容易,上学读书就可以,但是懒人就学得极其缓慢。
2910不发出声音的默读英语原版文章,容易将单词读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进而理解不整句话的意思,可能你的英语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阅读中大量工作都在思考生词的中文意思,生词和生词,单个单词认识,放进句子里就不懂什么意思了,或懒得理解,因为要花时间专研(我们读中文可以和大脑的思维同步,解码容易,只需要纯粹获取信息就可以了,但是读英文文章,没有给你对应中文的翻译,你相当容易迷失,根本不知道在说什么,这是非英语母语者常出现的问题,其它拼音语言其实也类似,很多学英语很多年的人,如果英语是非母语的话,他们可以做得读到的英文单词是他们理解透彻的,甚至是习惯英英思维的,但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站在金字塔塔尖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隔层纱,一开始都需要借助母语解码。中文或者说以汉字为基本单位的阅读已经是证明是非常好读,原始的语言,接近大脑的思考方式,很多得了阅读障碍的西方患者,医生都建议他们学习汉语)。
2911接 你可以看美剧,听演讲,英语日常对话,当你非常熟悉英语的表述方式后,有一个语感,有一个大量的输入过程,也许你再看文章,脑子里就能显现英语声音,并且声音是可理解的,也就是说将读懂声音作为学习英语的首要任务,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2912就像粤语这种对于会中文的人来说那么好学的语言,光是看粤语影视,听粤语音轨,没有日常对话的打磨,突然要你开口,说出来的粤语也总给人一种塑料粤语的感觉,英语就更难学了,但好歹我们在学校学过,接触了十几年了吧,还是没机会开口打磨啊。
2913以ate结尾的词一般是动词,比如acyl意思是“酰基”加ate变成acylate,意思就变成“酰化”,“化”当然是一个动词,描述过程。
2914我记单词的词性,比如动词就是一个v,根本没有分清vi还是vt(现代的词典也没有特别强调了,有些词典并没有指出),所谓动词及不及物,能够快速理解就是一种收获,但是对于大部分人都是头痛的,等遇到了在去记就好了。
2915接 英语有那么多的动词,每个词都要分一次是否是及物还是不及物,哪有那个闲工夫,这就是像告诉你自行车两条轮子,汽车四条轮子,长得像自行车的就两条轮子(比如摩托),长得像汽车的就四条轮子(比如马车),其实动词的及不及物完全可以临时演算判断。
2916接 实际上非常多个就非常庞杂,也许外星的交通工具都要算上来,五角星汽车,三头摩托等等,即使你花了非常多时间去记忆,到头来也会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本质的理论是不变的,也就是判断依据,为什么是两个轮子又为什么是四个轮子英语是分得清清楚楚的。
2917名词+名词的堆叠,就像很多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如此,比如hair rope就是“头绳”,你可以换成hair ring也是头绳,也许是一个环,一个橡皮筋。
2918我们在学校有慢慢在品文字的过程,缓慢挣扎,但是收获不知不觉,比如你看到“THIRTY-FIVE”也许缺乏感触,但是告诉你“35章”你一定马上习得,有时候一个生词要接触非常多遍才能成为自己的,一两遍混个脸熟你也许口语的时候就用不上了,因为想不起来。
2919有cell这个词(意思是“电池”),也有phone这个词(意思是“电话”),一个用电池的电话,当然是cell phone,但是有没有cellphone这个词呢?也许以前没有,用的人多了就自然而然接受了,就有这个词了,起初应该是某人发明的。
2920接 按照道理,battery phone也是有人发明的,那么有这种表达吗?相信一定有,有人说出来也可以理解(应该是Cell Phone Battery意思是“手机蓄电池”),但是既然不是正式的表达,就很少人这么说,就像我们很少说“蓄电池传话装置”一样。
2921 totally classified(完全地机密的),可见副词是可以修饰形容词的,否则表达的多样要减少很多,再就是classify是动词“把……分类,把……分级”,加ed就变成形容词了——“机密的”(入档案的分类)(动词变形容词,心脏长肌肉)。
2922当你找不到英语学习资料的时候,英语大词典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牛津,柯林斯,朗文等等的大词典,锁住一本权威的,每天读一页,当你拥有非常多英语学习资料的时候,往往就不去看了,这时候也可以拿起词典。
2923接 问题是大部分人都没有耐心一个个去查生词,也没必要,效率太低,现在都可以在电脑上屏幕取词了,很多人也用的是词典软件,一点就有对应词条,但是就是懒得读,一旦习惯了,你就不会懒了,至少克服了拖延症,你就成功一半了(有时候懒是没有办法的,学着去适应就好了,人渐渐懂得自律,其实是一种熟悉舒适的习惯的养成,实际上你还是懒的)。
2924接 一个固定的习惯就可以轻松战胜拖延症,当然你养成这样的习惯非常不易,这也就是你高中大学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的原因,因为可以玩的选项诱惑力极大,只顾玩就容易忽略学习和工作。
2925英语很多词的表达很像成语,前面也说过了,成语大部分都是文言文的古话,前面也说过,因此英语的某些表达就仿佛在学习自由度高有点白话的中文文言文,比如我们说的beat it就词不达意但是一说母语者都知道什么意思。
2926接 像hide and seek这样的表达,其实比如中文意思“捉迷藏”更加直白,hide就是“隐藏”,seek就是“搜索寻找”,因此hide and seek就是很形象的“躲藏和寻找”,但是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小白来说未必就那么容易理解,他们更熟悉“捉迷藏”。
2927接 那么“躲猫猫”用英语怎么说,这个游戏就是让一个人蒙住眼睛去捉其他人,英语不像中文借用带点谜语的词“躲”“猫”,猫就是要来抓你,你要躲,英语就只能变态的发明一个新词peekaboo(躲猫猫)。
2928接 想要理解这个词,也许你应该知道peek是“偷窥,偷看”的意思,那aboo是什么鬼,完全提高了这个词的不辨识度,也没有老师来给你讲词根词源,你只能死记硬背。
2929英语“香”没有这个词的表达,比如你说一道菜很香,一本书或一部手机很香,英文是不知道怎么翻译的,可能只是good或great,同样的道理“迷眼睛,沙子迷眼睛”也没有对应英文表达,需要用一句很长的话来描述,就像做报告。
2930接 说eyes are in the sand一定会吓到很多人,英语完全可以发明一个新词表达“迷”的动作,其实想fans“粉丝”就是中文借鉴英语而来的,你在想象一下用英文说中文成语就更加难了,“红颜知己”用英语怎么说?(beauty know me?)“话梅止渴”用英语怎么说。
2931接 我尝试翻译了一下,可能是see plum can stop thirst problem,英语讲究高大上,要有高级度,上升到艺术水平就更好了,所以网上查了一下翻译“望梅止渴”翻译成英语高级版是to quench ones thirst by thinking of plums。
2932英语的每个常见单词都有一个独家的感受,母语者理解深刻,学习者往往容易跳跃过快忽略,比如他们说quickly是一个副词,就暗示着动作未出现的状态,副词是修饰动词的。
2933接 因此当你听到某人说quickly时,你应该马上反应他的意思可能是quickly do this,或quickly eat。
2934“下来”为什么不是go down而是come down,英语的单词意思会一直填充,直到够用为止(像单词come的用法,字典一大段解释都是为come解释的,但是几乎没有人去深究死扣意思的细微差别,但是也不会用错),lets go,go to用go,come here,来这儿,go there 去哪里(come是“来”,go是“去”)。
2935大学的英语口语老师是外教,基本上是英语母语者,他们不会像某些博客博主一样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给你自己的思想如何掌握英语的全过程,有时候母语者会想当然觉得我教的东西很简单,你应该可以学到和我一样好,会推荐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手,电影分享等等。
2936接 反而是哪些之前不是母语者,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英语口语,他们更加能体会到学生的需求,讲起话来就像想去除你学好英语的一切路障,不管水平如何,我们的收获可能更大,然而中国的教育环境就是这样,能改进相信很多人都完全可以学好英语。
2937纠正英语单词的读音,靠一个个纠正效率极低,因为学生如果水平不是很高,虽然当下是知道了,后来也会忘得一干二净,其实应该给一段文章或一本书,用标准正确的读音去熏陶他们,美剧也可以,甚至美剧有直接优美的发音,学到后期学生教老师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2938歌就是语言,语言就是信息,信息就是一切。
2939 approval就是批准的意思,不像中文一个汉字就可以是一个动作,英语“批准”看似是一个动作,实际上是一个行为,非常复杂,就像wait for approval,只要有了wait for就是进入迷宫的入口,某种场景都可以用一个难词表示,而中文白话文通常就用简单文字描述就可以了。
2940英语很多表达非常难懂,就像在看天书,但是经过解释后,瞬间变成幼儿园水平的难度,特别是在英语歌歌词出现,一些怪异的表达,比如我说down for it,你肯定不知道什么意思,也许理解成“心情低下为它”(虽然也没有完全错),。
2941接 如果我告诉你down for it=yes,那么就好理解了,down就是加入名单,for是介词,down for就是“我将它加入名单”,就是yes的意思。你在词汇书上背单词也许不够深刻,虽然看了字面都懂得意思,但是没用熟,下次就还是想不出来,也不懂得使用。
2942接 从别人口中拾人牙慧的,收集一些表达,以后你也懂得用了,其实孩子是最容易模仿,一次次的重复模仿,最终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们在学校也是听老师讲,在家里家人也在重复教导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虽然即使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孩子都要一段时间才能深刻体会到(现实的英语世界有一套约定俗成的用词规律,中文也是,甚至不同地域有细微差别,你想逾越这套规律都难,时间久了,你就像看多了网络用语,自己码字也习惯用网络用语一样被影响洗脑了,网络将人与人连接在一起,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因此网络用语才能在年轻人自己广泛传播)。
2943接 等他们长大了,成了成人,又会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孩子,成人每个年龄段都有对人生不同的理解和体会,精神状态也和孩子完全不一样,就像孩子天生喜欢玩,因此玩电动游戏可以玩一天,成人很多就不会怎么干,特别是老一辈,当然新时代的孩子(我们)完全不同于以前。
2944收集几千张人物风景情景图片,在电脑上滚动显示,然后你就可以时不时的,看到随机出现的某一幅照片,加上自己的英语文字描述(不懂英语表述的可以在有道词典上输入中文描述,软件会给出对应的英文),这样的活动可以玩几个月,最终英语学习变成游戏。
2945虽然粤语几乎都听得懂,单个词汇想一会儿也懂得读,但是连成一句话衔接就不自然,一听就知道粤语是非母语,英语和日语也是如此,大部分基础词汇都是懂的,但是表达成一整句就像用很久的左手,远没有右手惯用手一样灵活,衔接有卡顿和不自然。
2946很多人会说“我看了那么多美剧和电影,听了那么多英文歌,为什么我的英语口语还是一样糟”,我只想说,很大可能是你的基础不够扎实,什么基础,就是作为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运动量,看听甚至工作中使用英语,就像打网球对着墙壁打,。
2947接 如果没有人找你在网球场从最基础的击球回球练起的话,你有可能在不懂得如何正式比赛打球,纯粹打个寂寞,我不排除有天才的可能,但是天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想象力有限,肌肉记忆能力必须亲身实战才能懂,这和练武差不多,打架久了就懂得如何更好的打架,。
2948接 但是有可能理论知识欠缺,而反过来只读武功秘籍,不亲身让身体动起来,你依然不懂武功,人需要在某个时间段静下心来,将基础练扎实了,比如看《老友记》想象自己是演员,一个个模仿他们的语气说话,要做到越逼真越好,逐字逐句。
2949接 由于英语的口语也像网球那么难学,利用《老友记》练口语的时间至少要4年,每天将嘴巴周围的肌肉练得酸酸的,当然要适可而止,一天一两小时就好,因为英语口语的博大精深,是要费一定力气去突破的(我还是建议更容易坚持下来的学习英语口语的方法,就是每周一集《老友记》,中英硬字幕,手机电脑上播放都可以,星期一到星期五无脑每天看一集,星期六星期日再模仿演员口型做影子跟读,即使上亲测,非常好完成,即使你很懒,也因为每天有有趣的事情要完成,而选择轻松收看,剧情还是很好很吸引人的,只是年代有点久远,也许一些词汇组合现在的人都不这么用了,但是考古的探索还是很有意思的,我是先在电脑上4年完成每周一段《疯人医嘱》,将英语锻炼得敏感了,再开始附加每周一集《老友记》,第一季看完,整个人对英语的理解也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2950接 前面也说过,我是按照将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英语老师的目标学习英语的,因此“运动量”比你想象的大很多,甚至最近都在开始背《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了(每天一页),想要像我这样(要求自己是老师),不是不可以,但是就是有点误人子弟,工程浩大,太浪费时间,人应该活得潇洒,而不是人云亦云,花过多时间,在没有显著成效的事情上面,如果你真心喜欢英语,真心喜欢语言,再像我这样也不迟,早一点找到自己的想走的路,你的人生也许能更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