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上市公司之星辰科技
本文共计25127字数,阅读约需要11分钟。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领域,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和销售情况信息涉及国家秘密或用户的核心秘密和利益。影响公司产能的因素较多,且各因素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无法按照传统生产型企业的标准准确统计产能。
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和产销率情况如下,依据下表数据,关注到主要产品的产销率均位于90%至110%区间内,不存在严重的产品供不应求或者滞销现象,公司在市场上供需平衡方面做的较好。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信息一、销售端1-营业收入、收入结构2014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是因为在经历了2012年的市场低迷之后,2013年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复苏,公司把握住行业复苏机会确保了伺服系统收入规模的稳步增长,且存在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向公司采购了大额激光加工设备的偶发性采购,两大主要原因共同造成营业收入大幅增长。2015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是因为2014年激光加工设备采购属于客户的偶发性采购,不具备持续性,对公司业绩波动有较大影响。2020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是因为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公司依靠核心竞争力,抓住了市场机会,公司航天军工产品合同量继续快速增长,同时新能源产品今年交付速度继续加快,与主要客户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顺利实施。
因2018年年报中公司为便于投资者更直观的了解公司的收入构成,公司按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主营业务“伺服系统”进行更明确的分类,将伺服系统细化为工业控制伺服系统、新能源伺服系统和航空航天、军工伺服系统三类,并延续至今。(2017年三类伺服系统的营业收入来自2018年年报中“上期发生额”)因此以2017年为界对营业收入进行分析,简化产品种类。报告期内,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主营业务产品在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材料销售收入和维修费收入,以及房屋租赁收入等。2013-2016年营业收入结构、产品结构收入占比变动和2018-2022年H1不同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率如下。2014年激光设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向公司采购了3,589.93万元激光加工设备;2015年激光设备销售收入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的战略重心转向毛利更高的伺服系统行业,且2014年激光加工设备采购属于客户的偶发性采购,不具备持续性;2016年公司未披露“激光设备”项目的营业收入。

2017-2022年H1营业收入结构、产品结构收入占比变动和2018-2022年H1不同产品收入同比增长率如下。2019-2020年新能源伺服系统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产品抓住了下半年开始的风电抢装潮,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2020年风电变桨驱动器的销售继续高速增长打下基础;同时2020年新能源产品今年交付速度继续加快,与主要客户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顺利实施;此外公司开发了新的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用户,通过增加客户实现销售收入的较快增长。2019-2021年星辰科技航空航天、军工伺服系统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是因为公司航天军工产品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后的研发和列装新装备机会,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公司军品已列装产品与新研产品合同量继续较快增加,列装产品产量逐步扩大,合同总量继续增加。2021年新能源伺服系统营业收入下滑是因为星辰科技公司风电变桨系统的最大客户在2021年以海上风电业务为主,由于海上风电当前主要采用液压控制的变桨伺服系统,导致该客户电驱式变桨伺服系统需求下滑。
2-产品销售量与销售价格伺服系统的制造与销售是星辰科技的主营业务,伺服系统总成由控制器(包含控制电脑及算法软件)、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运动执行机构、传感器构成的,具有预定目标控制功能。公司伺服驱动器和电机的单价和销量情况如下:
公司主要产品单价逐年提高,且存在伺服驱动器销量总体增长,伺服电机销量总体下滑的情况。3-订单情况星辰科技未公布生产订单情况。4-客户构成星辰科技2015-2019年前五大客户情况如下(因2020、2021年无具体公司名称,故在此未标出):单位:万元、%
2014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较高是因为该年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向公司采购了3,589.93万元激光加工设备,2015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回落是因为2014年激光设备采购属于客户的偶发性采购,不具备持续性。2013-2021年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均高于30%,且自2017年以来,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持续增长,客户粘性逐渐提升。
5-渠道分布目前公司销售收入主要以直销模式为主,公司直销模式的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这是因为公司主要客户来自于军工领域和风电领域,客户相对集中,采取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更适合公司的发展。当前公司未披露经销商、销售网点的具体数量及分布。
6-市场区域星辰科技主营业务主要在国内进行,国内营业收入占比达到99%以上,公司开拓的海外市场规模很小。
按地域划分,公司销售收入相对较高的区域为南方大区(主要为上海、广东等)和北方大区(主要为沈阳、北京等),其中南方大区占比均在60%以上。这是因为公司产品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次是北方地区,最后是西北地区,且公司位于南方地区,在产品销售上有一定区位优势。
7-应收账款与资产,销售占比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长期维持在20%水平波动。2020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是因为本期军品伺服和新能源销售额增长,收到的大额汇票增加,同时客户结算周期较长。2022年Q3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增长是因为营业收入的下滑。2020年公司依据“对于质保期满后才有权收取的合同对价,在确认收入时将该部分合同对价确认为合同资产,当质保期满后转入应收账款”会计准则,将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作为合同资产列示,星辰科技合同资产为公司销售产品尚处于质保期内的合同质保金。
8-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账龄情况)依据《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星辰科技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2年以内,占比达90.89%。依据公司依照账龄情况估计的预期信用损失率,总计提坏账准备16,259,188.86元。
星辰科技2015-2022年H1应收账款按账龄分类情况如下,星辰科技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2年以内,不存在重大变动情况。2020年应收账款增长幅度较大是因为本期军品伺服和新能源销售额增长,客户结算周期较长所致。
二、生产端1-生产成本结构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占最高。直接材料主要包括IGBT等电子元器件、磁钢、机箱等。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生产成本结构变化幅度不大,结构较稳定。
2-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投入,二者之和同资产的占比2016-2018年因建造技术中心项目大楼,在建工程余额为140,735.85元,为技术中心项目大楼前期设计费。2019年因设计指标与规划控制指标有冲突,多次与规划部门沟通协商均未达到设计指标要求,鉴于确定该工程无法继续实施,技术中心项目大楼项目已终止,本期作报废处理,期末在建工程余额为0元。2022年Q3因公司募投建设项目投入,在建工程大幅增长。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总和在资产中占比自2014年总体上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总资产的增长和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总和的下滑。固定资产自2014年总体上也在下降,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各期末房屋及建筑物占固定资产比例比较高,每年累计折旧高于其他固定资产净增长额。
3-无形资产投入星辰科技的无形资产主要由土地使用权和软件构成,无形资产在2014年后未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2014年无形资产大幅下滑是因为在201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中专利为500万元,系公司于2013年7月向电力电子购买的2个实用新型专利,由于该交易定价公允性难以界定,2014年6月,双方撤销了该交易所造成的。
4-存货结构与投入,同资产的占比2018年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占总资产比例较高,主要原因为:1.2018年军品客户订单增加,公司采购原材料相应较多,另外,军品交货时间较长,致使当年库存商品相比于2017年增加较多;2.因公司注塑机用伺服系统销售交货时间较短,公司会依据销售预测采取自主备货,存货总额会因市场原因出现小幅波动。2022年H1原材料上涨较大,主要是2021年末以来主要原材料磁钢、漆包线、电子元器件等均出现价格上涨。为避免后续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增加成本压力,公司结合2022年销售计划安排提前备货,在2022年上半年增加原材料采购。
5-固定资产变动星辰科技未通过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主要通过购置以获取固定资产。公司固定资产自2014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各期末房屋及建筑物占固定资产比例比较高,每年累计折旧高于其他固定资产净增长额。
6-产能基地分布除广西桂林外,星辰科技尚未披露其他产能基地情况。7-每年产量与产能利用率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领域,主要产品的产能、产量和销售情况信息涉及国家秘密或用户的核心秘密和利益。影响公司产能的因素较多,且各因素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无法按照传统生产型企业的标准准确统计产能。公司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和产销率情况如下,依据下表数据,关注到主要产品的产销率均位于90%至110%区间内,不存在严重的产品供不应求或者滞销现象,公司在市场上供需平衡方面做的较好。
三、研发端1-研发人员占比星辰科技2014-2021年末研发人员数量情况及其在员工总量中的占比如下。2018年研发人员减少是因为公司精简人员和岗位,大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2020、2021年研发人员增加较快是因为公司加大研发人才引进。
2-研发支出的结构(资本化和费用化)以及二者同与营收占比星辰科技研发投入构成明细情况如下,星辰科技目前不存在资本化的研发支出,这是因为公司研发项目数量较多、各项目金额较小、开发频次较高,研发支出费用化更符合谨慎性以及收入和支出配比的原则。2019年研发费用增长幅度较大是因为军品预研项目增加,材料、测试检验费和人工等增加。2021年研发费用增长幅度较大是因为2021年度公司加大研发人才引进及自主研发项目力度,不断研发新产品及提升产品性能。
四、利润端1-净利润与每股收益2017年星辰科技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1.受到军改及风电等政策性因素影响,本期公司军品和风电类产品营业收入减少;2.计入损益的政府辅助收益和理财收益减少。2020年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依靠核心竞争力,抓住了市场机会,本期军品伺服和新能源销售额增长所导致的营业收入增长所致。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毛利润构成及最大业务的毛利润占比星辰科技毛利润及其增长率如下。2017年星辰科技毛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1.受到军改及风电等政策性因素影响,本期公司军品和风电类产品营业收入减少;2.计入损益的政府辅助收益和理财收益减少。
因2018年年报中公司为便于投资者更直观的了解公司的收入构成,公司按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主营业务“伺服系统”进行更明确的分类,将伺服系统细化为工业控制伺服系统、新能源伺服系统和航空航天、军工伺服系统三类,并延续至今。因此以2017年为界对毛利进行分析,简化产品种类。因2015、2016年年报中未披露产品的营业成本情况,无法计算产品的毛利,因此在此未展示2015年和2016年的毛利构成等情况。2014-2015年毛利结构、产品毛利占比变动和2015年产品毛利同比增长率情况如下。2014年激光设备毛利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向公司采购了3,589.93万元激光加工设备;因2015年公司的战略重心转向毛利更高的伺服系统行业,故2015年伺服系统(未分类)毛利润占比大幅增加,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017-2022年H1毛利结构、产品毛利占比变动和2018-2022年H1产品毛利同比增长率情况如下。2019-2020年新能源伺服系统毛利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产品抓住了下半年开始的风电抢装潮,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2020年风电变桨驱动器的销售继续高速增长打下基础;同时2020年新能源产品今年交付速度继续加快,与主要客户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顺利实施;此外公司开发了新的风力发电变桨控制用户,通过增加客户实现销售收入的较快增长。2019-2021年星辰科技航空航天、军工伺服系统毛利大幅增长是因为公司航天军工产品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后的研发和列装新装备机会,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公司军品已列装产品与新研产品合同量继续较快增加,列装产品产量逐步扩大,合同总量继续增加。2021年新能源伺服系统毛利大幅下滑是因为星辰科技公司风电变桨系统的最大客户在2021年以海上风电业务为主,由于海上风电当前主要采用液压控制的变桨伺服系统,导致该客户电驱式变桨伺服系统需求下滑。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3-分业务产品毛利率2015年公司的战略重心转向毛利更高的伺服系统行业,故2015年后激光设备业务情况未披露。2017年公司为便于投资者更直观的了解公司的收入构成,公司按产品的应用领域将主营业务“伺服系统”进行更明确的分类,将伺服系统细化为工业控制伺服系统、新能源伺服系统和航空航天、军工伺服系统三类。公司航空航天及军工行业产品毛利率较高,其主要原因为:一方面,军工领域由于存在资质壁垒、行业经验壁垒、技术壁垒,行业内企业相对较少,竞争相对不太激烈;另一方面,军工客户对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环境适应性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质量保证期长,故该行业产品利润水平相对较高。
4-毛利率与净利率报告期各期,公司毛利率整体水平较高,主要原因如下:1.军品伺服行业毛利率较高;2.公司属于高端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大;3.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强。2017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较其他年份低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军品和风电类产品营业收入减少,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公司工业伺服系统保持增长,伺服产品产量增加,公司成本支出增加。
5-期间费用结构及期间费用率2017年期间费用率高达41.71%,这是因为当年营业收入的降幅大于期间费用的降幅。2017年后期间费用率降至27%附近水平,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幅大于期间费用增长幅度所致。2017年起管理费用较2017年前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重视成本控制,不断提升管理效率,伴随着营业收入规模的增长,管理费用降低。2021年研发费用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大研发人才引进及自主研发项目力度,不断研发新产品及提升产品性能。2021年财务费用为负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公司的存款利息收入增加。
6-投资收益等其他项目(政府补助)占利润比例星辰科技投资收益、政府补助及其之和占利润比例的情况如下所示。2017年投资收益与政府补助之和占利润比例最高,2018年该比例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星辰科技2017年净利润较低,而2018年净利润有所回升,同时2018年政府补助较少。注意到2022年Q3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部分桂林银行股权收益。
7-净资产收益率星辰科技的净资产收益率如下:
8-重大的资产减值损失2018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数值占净利润达到10%以上,主要原因是2018年公司新增清理了部分常年坏账,坏账损失增加,同时存货跌价比上期增加,二者共同导致了资产减值损失的增加。
2022年Q3公司信用减值损失数值占净利润达到10%以上,主要原因是军品客户结算周期长,公司计提了相应坏账准备。
五、其他财务数据1-资产负债率2015年星辰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大幅降低是因为公司2015年度流动性充足,并根据现金流情况,偿还部分贷款导致负债大幅降低。
2-有息负债规模,结构与占比星辰科技有息负债规模、结构与其占总资产的比例如下。2013-2021年,星辰科技的有息负债只存在短期借款,不存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租赁负债和长期应收款四项内容。2014年短期借款增长幅度较大是因为短期借款中的1,300万元保证借款由电力电子以其持有的可转让股份作为质押物为公司提供保证担保。2015年短期借款大幅下降主要系公司本年度流动性充足,并根据现金流情况,偿还部分贷款所致。2017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为0元,主要原因是本期内公司偿还了700万元银行贷款。2021年短期借款增长幅度较大是因为公司业务拓展需要增加银行贷款。2022年Q3短期借款大幅增加是因为公司业务拓展需要,增加了银行贷款。
3-现金规模,以及同流动负债的占比2021年星辰科技现金及其等价物与现金及其等价物同流动负债的占比大幅增加是因为2021年公司持有的应收票据到期承兑,增加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同时2021年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及实施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收到募集资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加。
4-现金流入结构:经营、融资、投资星辰科技的现金流入结构如下,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是因为2021年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及实施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收到募集资金。
5-现金流出结构:经营、融资、投资星辰科技的现金流出结构如下,2015年筹资活动现金大幅流出系公司偿还到期贷款、新增贷款减少所致。
第二部分:公司业务理解一、公司产品是什么星辰科技主营业务为随动控制总成、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等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产品涉及军工、新能源、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公司在军工领域服务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国兵器、中国兵装、中国电科等集团及其下属科研院所;在新能源领域服务于风电、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工业控制领域服务于自动化、智能化的各类机械设备。伺服系统工作原理简图如下:
1-军品领域产品在军品领域,公司主营产品为军用随动控制系统总成(军用自动调平系统、无人车驱动控制系统、轻武器及侦察平台)、双电机消隙系统、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电机等。公司的军用伺服产品下游涉及领域分别有车载设备、舰船装备、雷达系统、精密转台等领域。其中,车载设备领域应用于发射装置、火炮随动、车载平台、车载雷达系统、光电跟踪系统、电磁对抗系统、架设系统;舰船装备领域应用于舰炮随动、舰船雷达、海上水平平台、发射装置、输弹系统、水下武器装置、挂弹装备;雷达系统和精密转台领域应用于飞行姿态测试台、轴角振动台、载人航天地面及海上卫星跟踪系统、大型射电天文台望远镜随动控制、基地装备。其中MDS系列和MAX系列驱动器产品可靠性较高、精准的控制以及迅速的响应性,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保障。同时两个系列产品均可提供特殊要求的定制化服务。MDS系列主要应用范围在车载设备和舰船装备等领域,MAX系列主要应用领域为车载设备、舰船装备和雷达系统等领域。星辰科技部分军品伺服驱动器示例如下:
伺服电机产品方面,M系列产品具有高强度适应性,抗恶劣外部环境能力,主要应用于雷达系统、精密转台和车载设备等领域。公司Gold Star系列产品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全面,涵盖车载设备、舰船装备、雷达系统和精密转台领域。Gold Star系列产品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全系列产品按照军用六性要求规范设计,满足陆地、海上装备的全域或户外环境要求。(军用六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是装备系统设计时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2.公司伺服电机产品种有60、80、95、115、140、190、230、290等8种机座;3.型号产品经历3700万次/年的全速阶跃冲击测试;4.高过载:最大扭矩高达额定扭矩的3-8被,适应高动态响应和短时过载要求;功率范围覆盖100瓦特-110千瓦,连续扭矩0.3牛顿/米-700牛顿/米;5.电机空载0-3000转速/分钟,升速最快仅需2-3毫秒;额定转速最高达7500转速/分钟多种档次可选;6.国防装备上应用数千台公司产品,是对公司的Gold Star系列产品的高性能和可靠性的认可。公司产品最长已在国内军舰艇上使用16年。星辰科技部分军品伺服电机示例如下:
2-新能源领域产品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产品为风电变桨伺服系统及电机,增长方向为AGV及特种电动车驱动电机及驱动器,发展方向为各类电动车的驱动控制总成。公司针对新能源行业应用的不同细分场景,针对性开发系列产品,部分产品情况如下:
3-工业控制领域产品在工业控制领域,由于工业控制行业应用场景广泛,公司开发了通用及专用型伺服系统及各类功能总成,公司主要产品为注塑机、油压机、压铸机等液压设备配套伺服系统,增长方向为激光加工设备、内绕机、弹簧机、电动缸、机器人等专用行业配套伺服系统。工业控制领域部分产品情况如下:
4-公司所处产业链位置伺服系统产业产业链如下所示,星辰科技当前主营业务(伺服系统产品制造)处于该产业链的中游地段,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产业链下游(军品、新能源和工业控制)。下面将对星辰科技产品适用产业链下游领域进行介绍。
1.军品领域市场:a.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军工产业增长空间巨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已具备了大力发展国防工业的经济基础,我国的国防工业自本世纪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2022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及增速如下。为了顺应现代战争形态的变化,满足信息化战略的需要,2015年我国提出了第11次裁军计划,共涉及30万人,并于2017年底基本完成。在此背景下,军队的科技、装备等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因此军队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以此可带动国防装备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b.军工行业需求增长确定性较高受当今国际局势的影响,相比于其它制造业,军工行业计划性更强、军方需求增长的确定性更高。由于产业链相对封闭,军用产品科研生产的组织更加严密、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今年疫情影响下军工行业全年业绩确定性仍然较高。我国自2015年开始推进军队改革,军工行业受军队体制改革的影响,采购任务推进进度等有所延缓;2016年火箭军成立,新军种带来新型导弹及其配套装备需求的快速增长;2019年开始,军备采购迅速恢复、新型装备批量列装、各大军工集团要求确保及时完成军方的生产任务,军用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订单快速增长。c.军工领域采购放开军用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在军工产品供应体系中都属于配套产品。过去从事这类产品科研生产的单位主要集中在少数国有军工生产企业和各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市场竞争,推动军品科研生产结构调整,扩大军工单位的外部协作。随着国家对军工领域的逐步放开,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工项目,传统的军品供应链范围逐步扩大,不仅各大军工集团之间可以互相配套,部分民营企业也逐步被列入军品合格供方的行列。发行人作为军用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市场的重要生力军之一,将明显受益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和行业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2.新能源领域市场:除极少部分产品采用液压变桨控制外,绝大多数风力发电系统都采用伺服变桨系统,而伺服系统是这一类变桨距控制系统的核心。由于每根桨叶都需要一套变桨伺服系统,伺服系统产品的需求与风电市场高度相关。2010-2021年中国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容量及累计装机容量增速如下所示。风电发电量持续上升,如今风力发电成本在技术迭代与政策扶持的帮助下逐步实现成本瓶颈的突破,从而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在国内发电市场的占比将持续增长。
随着长叶片风机的发展,近年来各省山地风场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这些风场距离用户近,可以在当地消纳风力发出的电,并带动了山地的山区其他资源开发,这些风电场具有长期的开发潜力,陆上风力发电前景广阔。由于海上风比陆上风强度更高且更为均匀,而更高的风速可产生更多的电力,因此开发商对于海上风电资源开发的意愿日益浓厚,拉动海上风电变桨控制系统市场持续发展,海上风电资源成为新驱动力。3.工业控制领域市场:工业自动化控制涉及广泛的下游行业,诸如机床、印刷包装、纺织、机器人等,其中机器人因其智能、精确等优点正在工业生产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而伺服系统是工业机器人运动关节的核心部件之一,伺服电机是机器人的“驱动力”,根据控制器发出的命令输出力矩,动态控制机器人的速度和位置,将持续受益于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就工业机器人成本来看,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的伺服系统成本占比约为五分之一,工业机器人正成为伺服系统的重要市场。2015-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及其增速如下,工业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5-公司对自己的定位1.军品行业:近年来,公司在军用装备制造领域的配套层级逐步从伺服驱动器、双电机消隙系统、伺服电机等“部件级”配套向军用调平系统、天线回转和倒伏机构、军用无人车驱控系统等“总成级”配套发展,使得公司在军用装备配套领域重要性日益提升。国内在使用伺服系统的雷达和天线控制等电子战设备的单位中,使用公司产品的单位覆盖面已接近100%,部队对电子对抗的要求持续增长,公司业绩也会相应增长。现代战争中远程作战的方式日渐成为主流模式,公司产品在导弹发射装置、火炮控制等武器生产单位的使用量将更大,公司未来增长空间可期。2.新能源行业:公司自2008年起,一直为国内风电变桨伺服系统的主要厂商,公司将持续扩大新能源产品研发和制造投入,扩大新能源领域的销售规模。2021年,公司加大了变桨电机方向的市场、研发和生产投入,为增加变桨电机的配套能力,公司引入了伺服电机自动化生产线,保证该领域的产能和销售收入的可持续稳定增长。3.工业控制行业:公司利用多年来在军用领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对标进口产品技术指标,面向专业行业各个击破,获取了细分专业市场的局部竞争优势。二、公司如何获得订单根据公司所处行业及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采取了行业营销、区域管理的销售模式,建立了“行业直销+分区布点+渠道经销”的销售体系。对于军品行业和新能源行业以及在新兴拓展领域,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与最终用户建立直接的多层级对接,公司各个层级与客户间建立“立体式”直接沟通。公司还在客户集中的区域开设办事处,建立“本地化”的销售和服务队伍,密切联系客户、快速感知客户需求、实施贴身服务。对于工业控制行业,公司采用直销(子公司、办事处)、区域经销商(行业经销)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基本覆盖目标市场领域和区域的营销服务网络,灵活地应对各个市场细分领域的竞争。公司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国兵装、中国电科等集团及其下属科研院所、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北京、西安、重庆、顺德、无锡、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办事处、经销商或特约服务商,团队来自当地、长期立足当地,对当地市场的信息和客户需求有准确把握,有利于公司快速响应和决策,从而保证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三、公司产品使用工艺星辰科技的主要生产技术如下: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公司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及系统总成产品的研发、设计及制作过程中技术先进性如下:
星辰科技生产使用工艺包括PBCA生产工艺与IGBT焊接工艺,下面将对这两种工艺进行阐述。下图为PCBA生产工艺流程图,所需用的基本生产设备有锡膏印刷机、贴片机、回流焊、AOI检测仪、元器件剪脚机、波峰焊、锡炉、洗板机、ICT测试治具、FCT测试治具、老化测试架等。
PCBA是PCB经过SMT和DIP工序加工的成品模块,PCBA加工工艺流程主要涉及SMT表面组装和DIP封装两个方面。不同的表面组装元器件存在规格上的差异,因此在插装和组装上会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典型的PCBA表面组装加工方式有全表面组装、单面混装、双面混装等几种常见的元器件组装。
IGBT焊接工艺介绍如下,所用设备为IGBT数字化焊机。
四、公司产品如何定价在产品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公司采取“核心工序自主生产、非核心工序委外加工”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负责生产工序中的核心环节,包括产品核心部件制造、产品组装、软件烧录、调试、测试检验等,且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公司一般根据客户订单和产品特性情况灵活调配人员进行组织设计、生产。对于常见的贴片、喷漆、电镀等不属于核心生产环节的部分工作,公司主要通过委外来完成。公司委外加工以签订合同、支付加工费的形式进行,定价为市场价。星辰科技在销售模式中存在经销商定价原则,即公司产品向经销商定价时主要根据产品类别、公司的生产成本、市场能够承受的价格区域以及公司与经销商必须的利润率等来确定与经销商的价格,同时,公司与经销商还对面向客户的终端售价实施约定和价格保护。五、公司产品生产流程1-随动系统总成生产流程图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伺服驱动器生产流程图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3-伺服电机生产流程图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六、公司产品生产要素投入1-原材料采购和外协加工情况星辰科技采购的原材料主要是IGBT等电子元器件、磁钢、机箱等,其中原材料中电子元器件和机加件是最主要采购的,两者共占原材料采购金额比例超过70%。2017-2020年6月星辰科技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016-2020年6月,星辰科技前五大原材料供应商采购金额及占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依据《星辰科技2021年年度报告(更正后)》披露,公司劳务外包人员均为生产辅助人员,数量占比很小,对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不会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其余经营年份未出现劳务外包情况。2-能源采购情况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主要能源为电力和水。公司主要能源电力和水的供应稳定,价格总体保持稳定,电力和水的消耗占公司成本的比例较小,其采购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不存在重大影响。星辰科技未披露具体的能源单价及能源采购情况。3-人力投入星辰科技2014-2021年期末员工人数情况如下:单位:人
星辰科技2014-2021年各类员工年薪酬情况如下:单位:人/万元
4-投资和折旧
七、公司收入特征行业经营模式:伺服系统行业下游客户分属航空航天、军工、风电、工业控制等不同行业,且同一行业的客户也具有较多的产品定制化需求,因此伺服系统企业需要具备提供定制化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服务能力,在产品研发、原材料选择、技术工艺等方面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客户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方案,与客户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和样品的制作,然后组织产品的生产制造和组装配送,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支持。区域性:我国伺服系统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囊括军工、机床、纺织、采油、风电、机器人等,在全国各地均有相关客户分布,因此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但就单一行业而言,如风电伺服系统需求主要集中在风力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工业控制伺服系统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的华南、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未来西部区域市场将会有一定的增长。周期性:当前民用伺服系统的下游行业主要有电子制造、机床、纺织机械、医疗设备、印刷机械、塑料机械等设备制造行业,这些行业的加工订单需求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从而使得伺服系统行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公司伺服系统主要客户为军工单位及下属科研院所,采购主要受到国家军费预算支出的影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季节性:国内民用伺服系统广泛应用于机床、纺织、采油等行业,客户众多,不同客户选择购买产品的时点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本行业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单一下游领域的消费和生产活动可能存在时间上的规律性安排,继而使得上游伺服系统的经营出现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公司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主要面向军工客户,本身不受季节因素影响。但是,生产企业所属军工行业,受客户年度预算编制和下达、配套商响应、交货 和结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客观上下半年的销售情况总体好于上半年。此外,受上半年传统节假日相对集中的因素影响,行业内配套生产企业下半年销售收入占比一般高于上半年。收款方式:1.销售商品:由于商品销售的控制权在公司将商品发出且经客户对账或验收时转移至客户,公司在将商品交付客户,并由客户对账或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2.维修服务:公司按照约定内容提供服务,在服务完成并经客户确认合格后,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成本。八、行业理解1-市场需求点1.政策支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九五”计划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伺服电机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着力解决基础的关键性重大技术”到“推动装备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再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变化。
2011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伺服电机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伺服电机发展营商环境、伺服电机技术发展路线、伺服电机规范和标准等内容: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伺服行业发展情况随着伺服系统技术水平的进展以及下游应用市场的渗透,2010年全球伺服电机年需求量达2375万台。2015年以来,下游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兴起,成为全球伺服电机需求量增长的新动力。
我国伺服产品真正普及应用的时间仅有十余年,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伺服电机系统在精度、矩频、过载等性能上的优势,比步进电机系统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在机床工具、纺织机械、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近几年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迅速扩张,使得伺服电机在新兴产业的应用规模增长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增长空间较大。
3.需求点发展工业自动化是迅速促进大中型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明珠,不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能的优点,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电力、钢铁、炼油、石化、化工、造纸等工业部门,分别都拥有一百套以上的集散控制系统。如果能在集散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配上上位机进行过程优化,则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另外,发展工业自动化还是扩大国内需求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拉动电子元器件、各类接插件产业、各类金属加工件产业、集成电路等一大批产业,伺服系统在数字化工厂中涵盖驱动、执行、传感层。因此,无论是从客观需求,还是从其巨大作用来看,伺服系统装置都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2-需求实现方式由于国外伺服研发较早,进入国内市场时间较为悠久,目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伺服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多处于伺服技术的中低端市场。目前在伺服电机行业,国产品牌只占据约20%的市场份额。伺服系统作为自动化工业设备的重要系统之一,其市场份额的提升需要各方努力,尤其是该行业企业。当前国家层面已有诸多政策支持自动化设备的发展,各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该地区的支持政策。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是精密的运动控制系统,包含了自动化、电力电子、电机设计、电磁兼容等多方面技术,其未来发展必将依赖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等多个方面。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细分,伺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总成技术的开发难度也逐步提升。能否将技术资源和和经验成功转化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的产品,能否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将直接关系到国产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基于上述情况,政府应加大对伺服电机行业上中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合理对其进行政府补助,伺服系统产业链上中游企业应增加研发投入,更新生产工艺,突破产能瓶颈。3-实际实现情况当前主流电子元器件转向IGBT,IGBT与其他电子元器件的特征对比如下。当前IGBT发展趋势是:1.降低损耗;2.降低生产成本。
各代IGBT主要参数如下:
2015-2021年中国IGBT产量与需求量及其增速情况如下,注意到虽然中国市场IGBT仍然供不应求,但是产量增速高于需求量增速,近些年来IGBT供不应求情况有所缓和。作为伺服系统产业链上游产品,IGBT供不应求情况的缓和有助于降低伺服电系统产业链中游降低原材料成本。
4-产业链体系与特点(上下游合作形式)伺服系统产业产业链如下所示:
中国伺服电机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热力图如下:
1.上游分析:(1)稀土产量及消耗量中国不仅为稀土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亦为最大的消耗国及净出口国。消耗后的过剩生产会用于出口。近年来,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稀土市场结构2020年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占据整体产量的95%,位居首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其次为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占比4%;钐钴永磁材料仅占1%。
(3)传感器市场规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感器这一产业在互联网力量的赋能之下日益受到重视,日后再叠加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传感器行业市场可期。
(4)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随着下游市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多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我国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的需求迅速扩大,带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2.中游分析:(1)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受到下游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扩张的影响,伺服系统在新兴产业应用规模也不断增长。
(2)伺服系统市场需求量近年来,中国伺服系统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受到企业自动化、高效化、绿色化影响,全球伺服系统需求量稳步上升。
(3)伺服电机国产化率伺服国产化率情况与伺服系统专利(不包含外观设计类专利)公开数量情况如下。伺服系统仍处于国产替代加速期,国产化率加速提升。1.2008-2017年,九年间伺服国产化率仅提升了3.55%;2.进入2018年,国产伺服经过多年积累技术井喷,当年伺服系统相关申请专利数量达到历史高点,国产伺服开始形成对国外品牌的有力竞争;3.2020年起,国产厂商抓住了外资供应紧张的机会,从2020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伺服系统国产化率合计提升18.57%,超越2008-2020年十二年来国产化率提升的总和。(4)各内资厂商国产化率提升贡献率各内资厂商国产化率提升贡献率如下。通用伺服系统国产化取得寻长足进展,通用伺服系统国产厂商在汇川技术带领下实现市场份额大幅提升。汇川技术是通用伺服系统国产化领头羊,从2020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汇川技术贡献60%-80%的国产伺服收入增量,贡献量较大主要得益于两方面:首先,汇川技术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早在2015年,汇川就开始进军光伏、锂电等新能源领域的伺服产品。其次,汇川技术未雨绸缪,提前备“芯”。公司在2020年年末就提前对工控芯片大量备货,在2021年上半年行业缺芯严重的情况下保障供应,实现了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3.下游分析:伺服系统下游较为集中。伺服系统有不少于17个下游行业,包括电池制造设备、电子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光伏设备、包装机械、半导体、激光、雕刻机、机床等。2022年前三季度,占比最高的前五个行业为电子制造设备、电池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光伏设备、包装机械,分别占比15.81%、13.56%、10.44%、7.57%、6.57%,合计占比达到53.95%。
伺服系统下游多为高端装备赛道,且占比逐年提升。若将电子制造设备、电池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光伏设备、半导体、激光定义为高端装备赛道,其余为传统行业,当前下游景气赛道占比已超过60%且提升显著。
国内景气赛道需求爆发带来国产伺服战略机遇期。2017-2021年,电子制造设备、电池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光伏设备、半导体合计贡献伺服市场55.6%的增量。中国在光伏、锂电和电子制造方面有全球优势。光伏方面,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供应全球约80%的量;锂电方面,2021年内资电池厂产能是外资的1.63倍,2025年预计改比值将扩大到2.54倍;电子制造方面,得益于中国的制造优势,我国3C设备产能占据全球的70%。此外,出于自主可控需求,我国半导体和工业机器人过去几年也发展迅速,2016-2021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由64.5亿美元提升至296.2亿美元,CAGR为35.65%,2016-2021年国产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由1.71万台增长至8.21万台,CAGR为36.82%,均属于高成长赛道。国产新兴需求为国产伺服带来机遇。以光伏为例,汇川技术提供光伏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已覆盖隆基、晶科、晶澳等大客户;禾川下游下游中光伏占比接近30%,2022年前三季度达到28.2% 同时公司也是捷佳伟创重要供应商之一。
制造业产业升级趋势明显,高端装备占比持续提升推动伺服市场规模长期向好。中国制造业正向高端化转型升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高于普通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时,我国制造业中高端装备占比明显提升,根据长江行业分类指数,自2017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设备、半导体及3C设备、锂电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专用设备、工控元器件、仪器仪表营业收入占机械设备总体营业收入比重均呈提升态势。综合来看,随着我国制造业产业不断升级,高端装备占机械设备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将推动通用伺服市场规模长期增长。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现简单介绍伺服系统下游的数控机床、包装机械、工业机器人三类产业的情况。(1)数控机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国内企业不断追求创新的背景下,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2)包装机械: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规模最大且最具潜力的包装机械市场。自2019年以来受下游食品、药品、日化等行业的推动,我国包装专用设备产量逐年增长。
(3)工业机器人:目前,我国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不断增长,工业机器人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显著。
5-竞争格局情况1.竞争格局(1)军品市场竞争格局军用伺服系统产品因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出于保密及技术安全的考虑,国外企业和产品进入受到很大限制。业内参与产品研制的生产厂家主要包括国内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军工型科研院所及少数具备军品供应资质的民营企业。在武器装备高端配套产品领域,各军工集团在其利益范畴内,优先选择自身集团旗下科研院所进行产品配套;而民营企业受限于军品资质及竞争压力,只有少数企业参与到中高端配套产品竞争行列。现阶段在中国军用伺服系统领域的两类竞争主体的情况如下:第一类主要为国内大型国有军工企业的下属单位。该类竞争主体最早从事军用伺服系统的研制与生产,大多具有某一军事领域的行业背景,在行业中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同民营企业相比,国有军工企业下属单位从事伺服系统的研制时间比较长,拥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配套型号比重较大,工程经验相对丰富,生产规模也相对较大,且由于配套时间长,这些企业已经和最终用户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对后续项目的争取也有一定的优势。第二类是逐渐进入军用伺服系统行业的民营企业。最近几年来,由于军事采购领域的逐渐开放,一部分民营企业利用自己的营销优势、资金优势、市场意识和军品大发展的有利环境不断占领军用伺服系统市场,成为一股有力的竞争力量。虽然国内军用系统市场的厂商不断增多,但产品市场定位各不相同,涵盖的军用领域也不完全一样,在同一细分市场,相关厂商之间的技术、产品同质化程度相对较低。整体上,由于军工领域对新技术的应用需求较多,更新速度基本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水平,使得民营企业利用自有技术更新快、管理灵活、服务好、性价比高的特点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近年国家加大军工企业的改革力度,伴随相关政策的推进实施,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将有机会逐步参与高端系统配套产品的竞争,打破传统国有军工科研单位的垄断地位。(2)军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内主要的军用伺服电机和军用伺服驱动器供应商主要产品及基本情况如下:
(3)民品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伺服电机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性能各异。由于国外伺服研发较早,进入国内市场时间较为悠久,目前占据主导地位。国外知名伺服品牌主要有日本松下、日本安川、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德国力士乐、德国伦茨等,其中日本品牌居首位,约占我国市场份额的45%,欧美品牌约占20%。相比欧系品牌,安川、三菱、松下等日系品牌性能虽低,但可靠性和稳定性强,性价比更高,最适合国内客户需求;西门子、伦茨、博世力士乐等欧系品牌的过载能力、动态响应、驱动器开放性好,但价格昂贵;台系品牌使用简单,性能接近日系,但价格相比日系品牌要低廉很多,在中低端发展较快。我国伺服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多处于伺服技术的中低端市场,但近年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国内品牌主要有汇川、埃斯顿、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另有大量的单纯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制造厂互相贴牌组合成伺服系统进行销售。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国产厂商份额大幅提升,2017年内资份额为9.65%,伺服系统市场几乎被外资垄断,2022年前三季度内资份额达到30.51%,国产品牌进步显著;日系份额下滑明显,2017年日系份额高达49.31%,2022年前三季度份额则下降至29.11%,明显失守;欧美系厂商份额稳中有进,2017年欧系和美系份额分别为11.69%、1.27%,2022年前三季度份额分别小幅提升至15.60%、1.43%,欧美系品牌占据的市场较为坚挺;台资份额波动略有下滑,2017-2022年前三季度台资份额基本在7-8%附近波动,自2020年起至今份额略有下滑,从8.33%下滑至6.11%。伺服市场集中度高,头部厂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2017-2022年前三季度,伺服市场CR10在70%左右,CR5在50%左右,CR3在40%左右,略有波动但基本稳定。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008年(上面的图)与2022年前三季度(下面的图)伺服竞争格局如下。国产新兴伺服厂商不断涌现。首先,汇川技术份额提升幅度最大。从2008年的0.1%的市场份额提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21%,为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的国产厂商。其次,国内涌现一批新兴国产伺服品牌,如禾川科技、无锡信捷、雷赛智能等。最后,老牌国产厂商进行洗牌,和利时、星辰科技、步科股份等国产厂商进展较慢。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2017-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伺服行业市占率情况如下:
2022年上半年MIR睿工业评选出中国自动化市场通用交流伺服前10强厂商:
(4)民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国内伺服系统市场包含众多国内外厂商,其中知名国外厂商包括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西门子”)、日本安川电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安川电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达电子”)等,知名国内厂商包括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川技术”)、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川科技”)、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赛智能”)、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信捷”)、埃斯顿自动化集团(以下简称“埃斯顿”)等。伺服系统行业外资企业情况如下:
伺服系统行业内资企业情况如下:
下面三图分别为伺服系统行业内资企业市场份额(%)、伺服销售收入(亿元)、伺服业务毛利率(%)情况。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星辰科技与上述企业在营收规模、市场地位、品牌知名度等相比都有较大差距,但在具体细分市场上,公司产品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如军用环境条件的产品使得风电变桨驱动器能够充分满足风电应用环境的海上、三北地区、高原环境的要求;高精度、高响应性的伺服系统能够使公司产品在高端伺服领域替代进口;公司系统总成的规划设计能力使得公司在集成化技术上具备一定竞争力等。2.核心竞争力(1)优秀的管理、研发团队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伺服系统的技术研发,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应用实践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发管理体系。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拥有一批资深的高技术研发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毕业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深谙行业产品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带领公司研发技术团队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历年来开发出诸如“军用随动控制总成技术”、“消隙控制技术”等一批专利或非专利技术和软件,参与编制国家军用标准GJB9166-2017《军用地面雷达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器规范》。(2)深厚的伺服控制领域技术沉淀公司专注于高精度随动控制技术、消隙控制技术、装备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技术、动力伺服技术、电机技术、电磁兼容技术、伺服系统行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在伺服控制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沉淀。公司承担了“高性能直接驱动式力矩伺服系统”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直接驱动式螺杆泵抽油机伺服控制系统”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研发出最高达上万牛米的直驱式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为有关工业和军用装备配套了优秀的控制执行单元,提升了装备的响应速度和执行精度。(3)丰富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经验公司长期参与多款新型军用装备的配套,参与国家重大项目配套,如“远望”号系列远洋测量船、50米口径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神舟”号载人航天发射、“嫦娥”工程等,配套装备多次参加国庆阅兵活动。公司还承担了科技部、工信部及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公司积累了广泛的军品重大项目客户群体,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重工、中国兵装、中国电科等集团及其下属科研院所,形成了多款处于初样、正样、持续列装等不同阶段的主流产品和技术方案的梯队,从产品和销售渠道上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公司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重点项目管理、研发、生产、装备配套、技术服务以及营销管理的宝贵经验,在准入条件极高的国防及军用客户群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有助于公司在已有市场继续扩张,在新开拓的领域获得先机,从技术和经验上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4)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加强公司生产管理,强化公司产品的质量控制,增加公司产品及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在设计、研发、生产和管理各个环节严格执行了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军品和民品质量管理体系分别通过了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具备IATF16949符合性证明的资质。公司通过将军品质量问题“质量、管理双归零”意识引入民用产品制造和质量管控,大大强化了员工质量保证的意识;通过将民品制程的流水作业模式结合军品制程特点形成“单件流”模式,注重军品生产过程的控制管理。公司结合公司发展现状及国军标、国标等制定了相关企业标准等,不断规范、控制公司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设计和顾客要求。(5)在军用市场具有先入为主的市场品牌优势伺服控制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和市场的储备和积累,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先发者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竞争。军方市场还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产品一旦装备部队,将构成国防体系的一部分,为维护国防体系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与保障装备在短期内一般不会轻易更改。即使有潜在竞争者进入该领域,短时期内也不会对先发者产生较大影响。自成立以来,公司持续为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单位提供关键部件,成功完成了多家单位的国防重点科研项目的配套研制任务,曾参与起草《军用地面雷达通用技术条件》,承担了国防重点定型型号产品的配套生产任务,与配套军工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产品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先发优势明显。3.利润水平可比公司毛利率比较分析:
可比上市公司中汇川技术、华中数控属于民品企业,新兴装备、北摩高科属于军品企业。公司民品毛利率水平与可比上市公司汇川技术、华中数控毛利率差异较小。公司军品毛利率水平与可比上市公司新型装备、北摩高科基本一致,军工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较高。4.行业壁垒(1)军工行业的资质、技术、市场、资金壁垒军品行业严格的科研生产许可审查条件、保密要求和审查流程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质壁垒,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很难从公开的途径获取有关技术条件和需求信息;由于军用产品定型程序复杂、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行业对拟进入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军工企业对配套商的选择有一整套缜密的认证程序,配套厂商通过其认证并进入其合格供应商名录有一定的难度,形成了市场壁垒;军品前期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研发风险高,而营业收入较少,对新进入企业有较高的资金壁垒。(2)研发难度大伺服系统整合了包括自动化控制、微电子、机电一体化、电机设计和控制技术等在内的多项技术,研发难度较大。虽然部分国内厂商已能够实现生产,但普遍存在稳定性不足、精度不够等缺点,难以满足设备高强度运转等客户需求。具体而言,伺服电机能效不够导致难以进一步缩小体积、电机抗退磁能力不够难以承载冲击负荷、轴承精度较差和使用寿命不足、编码器体积较大及精度较差等,伺服驱动器的核心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控制算法也存在较大差距。随动控制总成则更加包含了对于应用领域的理解,结合细分行业应用要求进行更广泛深入的研发。在这个领域,尤其是军用随动控制总成,需要企业长期与客户实施配套、服务和联合开发。军品市场还由于涉及技术领域的尖端性和广泛性、产品定型程序的复杂性、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严格性,产品需要经过高温、低温、振动、冲击、盐雾、淋水、浸水等试验,没有长期的设计经验其产品难以通过认证,行业对拟进入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3)资金需求高技术差距的弥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企业在生产伺服系统的试水期,如果没有成功市场化的研发成果,将很难生存。因为目前高端伺服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和国家军工企业手中,一般企业的研发、生产工艺的磨合与调试直至量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持续的资金支持是行业新进者难以回避的问题。(4)客户拓展困难客户拓展也是伺服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最终问题。伺服系统在整个设备运转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客户对伺服系统的稳定性、精确度等要求极高,客户通常会对伺服系统厂家进行长期的考察试用,最后才会确定合作关系。目前大部分客户都不会轻易更换伺服系统供应商,主要原因是客户要建立稳定的配套关系,支持长期的技术发展。第三部分:公司主要股东与管理层一、主要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星辰科技控股股东为桂林星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丘斌。星辰科技实际控制人为吕虹、丘斌、吕斌,其中吕虹、丘斌系夫妻关系,吕斌系吕虹和丘斌之子,实际控制人间关系如下:
星辰科技2015-2021年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变动情况如下,2021年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大幅下滑是因为2021年第一次股票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和2021年第一次定向发行向公司股权激励对象授予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依据《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H1前十名股东情况如下:
截至2021年末,星辰科技控股情况如下:
吕虹,男,1957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历任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桂林星辰数字技术公司总经理,电力电子总经理。现任星辰科技董事长、技术总监。丘斌,女,1958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广西卫校药剂专业,专科学历。历任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剂师,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桂林星辰数字技术公司职员,桂林星辰混合动力有限公司经理。现任电力电子执行董事、星辰科技董事。吕斌,男,1986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澳大利亚HOLMES学院商业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历任深圳星辰市场部市场助理、综合部总经理助理、星辰科技管理中心行政总监。现任星辰科技董事、董事会秘书。二、管理层变化情况星辰科技管理层变动情况如下:
吕虹,男,1957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历。历任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桂林星辰数字技术公司总经理,电力电子总经理。现任星辰科技董事长、技术总监。马锋,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历。历任中国兵器西安212研究所工程师、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工程师、桂林星辰数字技术公司副总经理、电力电子副总经理、星辰科技副总经理、桂林星辰混合动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任深圳星辰董事长、星辰科技董事、总经理。员工持股计划星辰科技未进行任何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计划1.2015年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来源: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股票;授予数量:限制性股票190.21万;授予价格:5元/股;公司201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股票发行方案>的议案》,公司最终向杨军、梁天亮等33名核心员工以5元/股的价格增发共计190.21万股限制性股票,新增股份已经在中登公司完成登记并于2015年12月31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2.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普通股;授予数量:限制性股票74.48万股,股票期权58万份;授予价格: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2.5元/股,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25元/份;授予日:2021年12月16日;星辰科技2021年限制性股票授予情况如下:
鉴于3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自愿放弃公司拟向其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对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及拟授予数量进行调整,激励对象自愿放弃的40,200股限制性股票将直接调减。调整后,公司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人数由59人变为56人;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785,000股调整为744,800股。星辰科技2021年股票期权授予情况如下:
第四部分:公司经营发展史一、公司成立背景吕虹(董事长)进入伺服系统这一领域完全是个偶然的契机。早年间,吕虹带着联合研究成果一台电机去北京参加国际博览会,受到很大的关注,没料想是因为这台电机转速出奇得慢而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当时,西门子同类电机最低速度是每分钟4转,而这台电机达到每分钟0.8至0.9转。第二天,这台电机彻底不能转动了。蹊跷的是,展位上的白金坩埚、贵重金属等都没丢。吕虹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是这台电机的控制转速的能力,竟然远超出当时的国际水平。十分具有商业敏感度的吕虹意识到,原来一直被忽略的伺服系统是如此重要。为了专注做好伺服系统,吕虹辞职经商,1992年10月,创立了桂林星辰电力电子公司,开始钻研伺服技术。很快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6年10月,星辰科技成功研制双电机消隙直流伺服系统,装备于“远望”号远洋科学测量船;1998年8月,公司研制生产的双电机消隙直流伺服系统,装备于“神舟”号宇宙飞船工程。二、公司发展阶段
桂林星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继承了控股股东星辰电力电子的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相关主营业务,致力于伺服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持续为航空航天及军工、新能源和工业控制行业服务。公司2015年通过武器装备资质体系认证,2017年获得德国TüV南德意志集团的权威认证。2019-2020年伺服电机智能工厂建设、EMC电磁兼容检测平台和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控制系统研发项目获得一致同意并通过验收。2021年公司双百项目获科技厅重大专项立项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同时成为广西首家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企业。发展战略2015年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坚持“造卓越品牌,守永恒诚信”的核心经营理念,专注于公司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大功率伺服系统领域,与员工、客户、供应商共同成长,将继续为客户提供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端部件产品及自动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专注于现有的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领域,继续将核心控制功能部件作为公司发展的基础,不断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强化其竞争力。坚持对技术研发的大力度投入,确保以技术创新赢得核心竞争力,继续实施以产品品质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公司将保持大功率伺服系统产品线的持续投入,充分利用公司已有核心零部件的优势,形成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伺服系统产品系列,为中国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智能制造和军用装备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2021年发展战略公司所从事的伺服系统产业是军用和工业装备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零部件,具有长期的发展前景。在军用领域,我军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类新型装备不断推出,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在新能源装备行业,正面临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机遇,产品应用市场将不断扩大;在工业控制领域,各类自动化设备所用伺服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公司2021年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将继续以“专精特新”为主要特征,坚持按照军品、新能源、工业控制三条产品线共同发展。在军用领域,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发展为先导,大力发展军用随动控制总成及伺服系统、不断提升配套层级,成为军用自动化领域运动控制部件和总成的重要供应商。在新能源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正处于工业装备行业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和传统装备自动化、智能化、低碳绿色转型升级的交汇期,公司将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拓展公司技术应用领域,针对各个专用领域的伺服系统应用推广深耕细作、发展壮大,成为该领域“技术领先、快速发展”的专业供应商。重要的募资星辰科技重要的募资活动如下,针对特定的募资活动将在后文进行介绍。
2021年IPO星辰科技于2021年7月8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上市情况如下:发行股数:1827万股;发行价格:8.00元/股;募集资金合计(元):146,160,000.00;实际募集资金(元):129,540,200.00;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入以下项目:单位:万元
1.军用随动控制总成产业化及伺服电机扩产项目:本项目的军用随动控制总成产业化旨在借助军用随动控制总成的产业化建设,一方面跟随我国相关装备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智能化技术开发和进步,用技术引导产业发展。此外,为了满足未来五到十年的伺服电机制造能力和质量、成本控制需要,公司决定启动伺服电机扩产能项目。鉴于伺服电机是工业、国防自动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执行元件,公司在这一领域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技术功底,在不少领域都奠定了比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伺服电机产能扩建有着较为长远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完成后将实现以下效用:1.军用随动控制总成产业化;2.伺服电机扩大产能。本项目投资概算如下:单位:万元、%
本项目建设期24个月,将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建设的进度,具体实施进度如下表所示(注:蓝色为实施阶段,Q为项目实施的季度):
2.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期24个月,建设目的如下:1.加强对公司各类已有产品性能的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2.加强对产品的工艺研发,进一步满足制造能力建设需求;3.提升产品的检测水平,促进研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4.提高产品自适应、自诊断水平,有效降低服务和维护成本。本项目投资概算如下:单位:万元、%
本项目建设期24个月,将根据项目实施过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建设的进度,具体实施进度如下表所示(注:蓝色为实施阶段,Q为项目实施的季度):
3.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本项目的目的如下:1.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对流动资金需求增加;2.加强技术研发、人才引进,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需要补充流动资金;3.补充流动资金的管理运营安排;4.募集资金运用对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定增1.2015年定向发行股票:经2015年9月25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2015年10月15日召开的201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采用定向发行方式向33名核心员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0.21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实际发行价格为人民币5.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951.05万元。根据《股票发行方案》,本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优化财务结构。截至2017年3月29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510,502.00元,募集资金已经使用完毕。其中各项目使用情况及金额如下:
2.2020年定向发行股票:经2020年3月4日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2020年3月20日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采用定向发行方式向董事吕斌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6.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实际发行价格为人民币6.3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0.80万元。根据《股票发行方案》,本次股票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支付供应商货款。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08,000.00元,本次募集资金余额为316.79元。其中各项目使用情况及金额如下:
可转债星辰科技目前尚未发行可转债进行融资。重要在建工程星辰科技在建工程如下:
(除特别备注外,本文其他信息与数据均为对公司新闻和公司公告的整理所得)
- The End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喜欢我们内容
“点赞+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