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一个瓶盖中奖500听,却无法兑换,厂家的解释让人难以接受戏拍一半被“炒鱿鱼”的6位明星,有人摆谱被除名,有人败给资本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的大意是:千里长的大堤,也会因为小小的蚂蚁洞而崩塌。简单来说,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没做好,也很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
在前几天,某著名啤酒企业,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乌龙事件”。因为印刷失误,把500毫升印成了500听,导致中奖500听的网友,无法兑换奖项,引起了一时热议。
某网友参加了“加3元换购啤酒”的活动,没想到就中奖了。当他兴高采烈,找老板兑换奖品时,老板却拒绝了。无奈之下,他就找到了厂家,但厂家也拒绝给他兑换。
厂家理由是:外包装箱体及罐体上有明确解释,凭拉环内“叁圆换购”字样,即可在销售点加3元换购青岛原酿500ml罐一罐,并承认了是他们工作“不严谨”,但坚称500听=500毫升。
广告
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
后来在厂家的及时“公关”下,这位中奖者表示:自己不会去兑换这500听啤酒。可是中奖可不只他一个,还有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也中奖了,甚至还有一位消费者中了24个500听大奖。
24个500听,按照官方的说法,那就是24罐啤酒,也不多;要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算,那可是12000听啤酒,这可就不是小数目了。为什么厂家要坚称500听=500毫升,这就是厂家的“高明之处”了。
可一句工作“不严谨”,就想打发中奖的消费者,是不是太过草率了?偌大的厂家,从生产到销售,中间是不是经历了无数环节,难道就没有人“看到了不严谨”,及时提出改正吗?
尽管箱体上和罐体上确实是印着500ml,难道拉环上不也明确印着500听吗?为什么敢于承认:正确的事实,却忽视失误的事实呢?是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后果吗?
广告
美女秀场 真人直播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
×
如果厂家大方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做出适当的补偿措施,比如原本可以兑换“500听”,改为兑换2罐或者3罐,那么消费者是不是能接受?毕竟,“常识下”的中奖:也就是“再来一罐”。
但是对自己的“失误”,遮遮掩掩,岂不是让消费者反感?毕竟这是肉眼可见的“失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工作都是由人完成的,犯错也是难免的,只要厂家有“态度”,消费者自然也能理解,是不?
对于大企业来说,企业的诚信、名誉、口碑,是不是比自身的“不严谨”更重要?且市面上同质产品那么多,竞争也那么激烈,“危机”处理得当,也能是“好机遇”,对不?
要一个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实在是太难了;相反把错误推脱给别人,就简单多了。就像小孩子摔倒了,大人就会把错误推脱给:地面太滑了,或者地面不平等,永远也不会承认是自己的失职。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存在着“逃避责任”的心理。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逃避错误意味着推脱责任,推脱久了,负责的能力就消失了?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共勉!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