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印刷文化(中英文)》发刊词
点击蓝字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发刊词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在这秋天收获的季节,《印刷文化(中英文)》创刊号与大家见面了。

早在1400多年前的中国隋末唐初,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诞生了。印刷术在中国发明后,陆续传向朝鲜、日本、东南亚,通过陆路又传向中亚及欧洲。大量印刷复制的书籍逐步替代了抄写出版,印刷出版极大地加速了知识信息的跨区域传播,推动了大众教育和全民阅读的普及。当年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不亚于今天互联网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印刷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技术是手段,文化才是目的。千百年来,作为文化载体和实现文化传播功能的手段,传统印刷技艺凝结了中外不同地域和国家印刷从业者的匠人精神。随着印刷技术革新进步,印刷品质不断优化提升,持续满足人们对书报刊等精神文化产品外在的质量体验。创意设计更是让印刷品质迭代升级,由此“好、快、美”的印刷技术哲学内涵也愈加清晰。

数字化时代,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数字印刷也正逢其时。可以预见,传统纸媒与数字媒体将长期并存,能更好地服务大众深度学习和便捷阅读需要。从当今的印刷产业规模看,传统书报刊纸媒印刷也就是出版物印刷,仅是印刷品类中的一小部分。诸如包装印刷、电路印刷、纳米印刷乃至不可限量的3D打印等,未来的产业规模将可能会从年1万多亿元上升为几万亿元以上的市场产值。随着3D打印技术与材料的不断优化完善,其功能与作用将可能会颠覆现存的加工制造业。假以时日,印刷服务加工业将有可能拓展延伸为印刷制造业。这种场景若得以实现,印刷制造业的规模产值及其社会价值,与今天将不可同日而语。

作以上简要分析和未来畅想,我想表达的是:印刷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既是技术的,又是文化的。面对这样一种凝结了人类千年智慧的发明,以及照亮人们前进征程的行业,我们应当向她保持一种敬仰。我们当怀念她、亲近她、热爱她。我们还应研究挖掘其跌宕起伏背后的故事,以启迪当下、展望未来。这就急需一个平台、一方阵地,一本以“印刷文化”命名的期刊来填补其空白,记录、传播历史悠久且为世界认同的印刷文化。中国印刷博物馆以传承传播印刷出版文化为使命,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印刷出版领域落地落实为己任,也就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创办《印刷文化(中英文)》期刊这项重任。

我们的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刊载印刷出版文化研究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印刷出版学术交流,推动印刷出版文化传播,提升我国在印刷出版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期待本刊成为密切联系国内外从事印刷出版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的桥梁纽带,成为史海沉钩、推陈出新、守正创新的思想高地,成为汲取历史智慧、启迪印刷出版思想、梳理印刷出版学理的学术平台,成为激发文化创意灵感、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交流平台。

我们践行学术立馆理念,注重发挥“世界印刷文化研究中心”作用,结合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以及我国印刷文化发展史实际,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和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倾听中外专家学者高见,发布研究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本刊将是学术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发布的主渠道。我们同时欢迎对印刷出版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学人、国内外从业者,踊跃向本刊投稿。彼此相互扶持成长。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和业界同仁的提携与厚爱,有专家学者不吝赐稿的呵护与培育,《印刷文化(中英文)》期刊一定会硕果累累。

我们期刊及编辑部人员将勤奋学习、担当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办出高质量精品刊物,不负千年印刷出版文化的滋养,不负印刷术故乡的期待。

温馨提示

《印刷文化(中英文)》2020年第1期

订购我刊,邮发代号:80-790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

平台注册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