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借助BarCode、二维码、RFID、低功耗窄带物联网(LPWAN)、GPS/北斗/LBS/Wifi定位、温湿度传感器、G-sensor运动传感器、智能省电、无线空中唤醒等技术,实时监控物流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A3OS的智能模组,可以做到对供应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的实时分析,包括冲击、跌落、振动、窜货、闲置、丢失、超期等大部分异常都能够识别出来。
——A3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今天将与您分享的主题是 “获得提升循环物流包装利用率的有效办法”,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将包装数字化后实现低成本、可视化、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
01
什么是智能循环包装?智能包装到底是什么概念,大家理解都不一样。从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讲智能,拿起我们的手机看看什么叫智能,智能我们定义,一定是可以做数据交互的终端才可以叫智能,否则无法做计算,无法做分析,这样的终端只能是单向的数据采集器,不能叫智能终端。
我们理解智能不仅仅是有二维码、有RFID、有定位追踪、有温湿度的采集,我们还能够检测到物流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通过A3OS研发的智能模组,我们可以做到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做实时的分析,包括冲击、跌落、振动,全部都能够识别出来。

比如我们要采集什么数据,多长时间上传,什么时间休眠,自动的休眠或者是平台唤醒休眠都可以交互,这样的终端是我们定义的终端。
那么,我们把这样的终端加到包装上,就可以了吗?
实际上我们现在循环的包装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通过定位知道它在哪里,我们还需要知道我们资产有没有被用,有没有空闲下来,能不能被我调度回来,能不能被我们用到其他的线路上。
我们以汽车行业为例,现在汽车供应链增长下降,增速下来以后,闲置了大量的循环资产,这些资产大家剩下多少,能不能调度到其他的线路和行业上,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数据化的采集,是无法做这样的判断。我们不是运营一条线路,那很容易,如果做十条八条,还涉及到国际线路只能通过数字化的终端做,我们把这样的终端加到我们的循环箱上,加到了围板箱上让它循环起来。
不仅仅是做模组的研发,我们基于多年的运输包装测试,清楚的知道在运输环境里,什么样的载具,什么样的内衬更适合物流。基于大数据模型,我们研发了智能的循环托盘,智能循环料架,智能循环卡板箱,智能循环的围板箱。

除了解决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大问题,就是智能终端的功耗、供电问题。
在这个大系统下,有几万只箱子,要不要派这个人换电池?我们通过几年的研发,一方面解决了电池的能量问题,另一方面将设备的功耗问题降的非常低,有些可以做到五年到八年不换电池,有些要做高强度的数据采集,也可以做到一年换一次电池。
数据采集、供电、功耗问题解决了,能不能对这些信息做及时的处理,如果你是几万只、几十万只,上百万只箱子,同时在系统里跑起来,能不能调度起来?
我们通过建立A3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让智能的托盘,智能的料架都可以跑起来。我们的产品最关键的是从出厂一直到客户手中,整个过程应该怎么样监控起来。
以前我们都是通过线下去解决的,现在我们通过独有智能循环包装使用状态识别专利技术,通过智能化循环系统的云平台,从循环包装使用或闲置状态判别,物流节拍管理,物流器具利用率、循环包装回收成本、车辆利用率、商品周转率等多个方面都能做到可视化管理以及实时在线管理,在我们的集成单元包装里,就解决了全链路数据的可视化问题。
02
基于智能循环包装的可视化供应链 安全可控的可视化管理这是我们给客户做全国产品的发送到端的全链路的数据监控,这个图我们看到的是位置,每一个位置的检测,同时采集整个过程中的风险,冲击、震动以及分布,我们都知道在哪个环节有这样的风险,不是简单的冲击值,是采集整个风险的过程,通过波形详细分析出来你这个风险是由于抛摔还是由于冲击,还是由于倾斜和振动造成的,这个对产品到底有什么影响,是不是导致我这个产品破损的直接原因,都是通过这些模型计算出来的。可以实时计算出来跌落的高度,方向,角度,都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出来,包括全程温湿度的监控。
低成本高效可视化供应链我们还要解决效率的问题,在供应链里风险是解决产品的品质,解决产品的不良,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我们要解决这个链路过程中,我们能不能够更高效的运转起来。通过高效的运转,我们才能够打造一个低成本的可视化的供应链。
我们看到这是实时的,每一个箱子都是实时给系统发数据,这种实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每一分钟一定要给平台做一个交互,这里做的智能化的处理,可以让箱子在仓库里自己去联,一旦箱子被搬动系统自动监控,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省功耗,这就是我们专利的设计,这是对产品持续可供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看到,监测你的位置,产品使用的次数,每一次都是自动记录,这个产品有没有被拆箱,整个供应链效率都可以,甚至可以看到,在每一个仓库里呆的时间,先进先出,包括自动的入库,自动的出库,自动的盘库,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完成。
这是我们给某汽车做的系统案例,一共跑了1700多个箱子,在这条链路上,从天津一直到武汉给某品牌做的骨架,在工厂上面每天的实时都可以告诉你有哪个箱子下线了,有多少备用箱,整个链路都是可视化。我们看到在运输过程中有多少个零部件箱子,有多少回程的空箱,全部都是可视化的。我们通过实时数据的捕捉,可以为我们的生产企业实现动态库存、自动盘点、科学化包装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可以将库存从原来一周的安全库存,我们可以直接降到安全库存就是你的运输周期,比如说一个运输周期3天,我就只备3天的货,假设交通断了,3天是没有问题的。
全球循环的可视化供应链同时,我们把这种模组已经开发到全球的数据传输的水平,也就是说我们全球的模组可以做全球资产的调度和周转,这是我们给某制造企业开发的智能托盘,他们用我们的智能托盘把70寸的大屏出售给某品牌经过黄岛和青岛,再到釜山再到美国,我们不仅做全链路的监控,把这个托盘和包装箱从美国再循环回来。通过这种智能化循环的集成单元,来解决未来全球的包装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同时,我们会跟其他的载具的信号连接,像我们和海运都有接口,你的产品上哪条船,我们直接盯着这条船把我们箱子的信息全部附载上去。

两年前我们拒绝收美国的工业垃圾,特别是包装的废料,我们已经不进口了,但是实际上他们这些材料是由中国出口过去的,那它怎么解决?我们可以从我们这一端解决掉,我们直接循环回来。
这个在以前是很难做到,因为这样小的资产,加一个全球的模组非常贵,我们通过研发以后,大量的采购,把模组降的成本很低,非常低,我们能降到100多块钱以内,一年我们的使用数据费只有十块钱,这样一个循环资产是非常值得加装各种各样的智能模组。
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做循环租赁的企业加入到这样一个平台化的体系当中,意味着我们需要投入的资产会大大降低,不需要给一个项目要1700个箱子马上投进去,它并不知道峰值是多少,产量最高峰的季节是多少,以前主机厂一要两千两万个箱子,我们作为供应商一定要提供,承诺了回收的成本,但是很多都达不到。我们希望通过智能模组,来实现动态调度,我们可以持续的投入进去,我们心里有底。
我们一个特殊的案例,我们在江西做减速器的一个外资客户投了2万个卡板箱,做全球某汽车减速器的供应,后来尺寸变了,原来装4个,现在只能装3个怎么办,他们说你再投2万个箱子,我们说如果还是这个模式,不用再继续投,一定要用我们的智能化的,随时投,随时调度,空箱我可以周转。于是,我们重新运营了这个线路。我们可以把这样的系统,包括我们模组,可以跟企业一起运营起来。
我们现在在汽车供应链,家电供应链,在电子类的产品里已经开始大规模推我们的模组和循环箱。理念就是想打造包装物流的生态平台,让企业不再为破损买单,让我们的包装能够绿色循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