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提升客家音乐能听度 音乐人:加强包装、行销

客家流行音乐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无论在参与创作、制作的人才,还有公部门的重视,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一起来听听客家音乐人,他们对于这几年创作环境的看法。

「梅花共样开,河水鲜又清,好,最后一段喔!加油喔!」

有了3年前制作第一张摇滚童谣专辑的经验和信心,知名音乐创作人、客语歌手刘劭希,正在筹画第二张。

「老树新枝花开当多年,花开当多年,但知人离开。」

音乐人 刘劭希:「我希望做一系列的这些童谣,是给现在的小朋友他们听的,我不是否定老人家,不是,但是我们客家文化当中,应该有一部分要给现在的小朋友,这样才有传承。」

带着会讲客语不会讲客语的小朋友,一起录制童谣,是刘劭希对音乐创作的理念和突破,因为他不想把客家流行音乐,局限在一定的框架,就像这些年来,公部门对于客家流行音乐的协助,刘劭希认为,辅导是好事但不宜介入太多。

音乐人 刘劭希:「民间自然有民间走出一条路的方法,不用他们去指导我们要怎么做,尤其音乐这部分,那么多做音乐的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比政府还要知道,现在世界的潮流走到哪里。」

「你忧愁的时候,我跟你讲话。」

不插电的演唱,歌声具有强烈的穿透力和渲染力,深深拨动听众的心弦,罗思容从事音乐创作20年,获奖无数深受各界肯定,回首这些年的音乐路,她觉得后辈陆续地投入,是客家流行音乐的希望。

音乐人 罗思容:「我们年轻的音乐家的参与、创作,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就表示说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有受到年轻人的一种传承、关心,甚至透过这样的音乐去呈现出来。」

至于行销上,罗思容建议透过更多的平台和管道,让不同族群听见客家音乐人,要传达的理念和想法,如此一来,对客家音乐产业和文化,会有更多的帮助。(客家电视台)

平台注册入口